close

「歷史家為了同一時代想要遺忘東西的人」-貝爾佳路

知道這句話出處的人一定宅到出水

這個主題竟然可以達到段考週的點閱率!

那就把上次沒有講的補個番外吧!

     番外就沒有接續上次的話題講,今天來講講「真歷史」,詹京斯在《歷史的在思考》<第二章 論一些問題和答案>第一個論的就是「論真實」,其中詹京斯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現在生活中種種的影響,造成事實常常擺在眼前的錯覺。例如教科書就是一個例子,我們時常批評的填鴨式教育往往要我們選出正確答案。

     書中提到真實並非如此唾手可得,引用美國實現主義哲學家 羅逖(Richard Rorty 的話:「約兩百年前,歐洲人發現真理永遠是被創造,而非被發現的」;又引史坦那以「日出」「日落」一詞證明,詞語或文字對世界的影響。最後為傅柯結講到「歷史是一種論述,一種語言遊戲。」那麼何謂「真歷史」?我最喜歡柯林武德(R. G. Collingwood又翻譯為柯林烏)的講法。

柯林武德在其著作《歷史的理念》(The Idea of History)第六章〈歷史及自由〉(History and Freedom)中提到:All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thought.通常翻譯為「一切歷史即思想史」。然而之前上史學導論(上)時劉世安老師提到此翻譯可能有誤,應該翻為「所有歷史是人心中的歷史」。我找到全篇,我節錄一段便能明白劉老師的翻譯是對的:

All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thought ; and when an historian says that a man is in a certain situation this is the same as saying that he thinks he is in this situation. The hard facts of the situation, which it is so important for him to face, are the hard facts of the way in which he conceives the situation.

我的翻譯:

     所有歷史是人心中思量下的歷史,當一位處於某種情況的史家所說就如同史家認為某歷史人物處於某種情況下一樣。對史家相當重要的事實,是他設想中(歷史人物處於那種情況下的)事實。

可能我翻譯的不好變得很拗口,不過以文章來看劉老師的翻譯是對的。這樣就好解釋「真歷史」,接續《Re:Zero》「死亡回歸」的討論,也許以「一切歷史是史家心中真實的歷史」來看不管是不是486完成了真歷史的記述不是不可能,但是藉由死亡回歸回到事件的時間點或許能更接近「真實」吧?

上次提到的「完整真實」下一集在說!

PS. 這集會不會太硬啊?(嘆氣~原本想寫些輕鬆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孑孓 的頭像
    孑孓

    孑孓的史學神域

    孑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