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秦亡六國統一天下的原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闡述,尤其在宋代更甚。三蘇父子就各寫了一篇〈六國論〉,另外何去非議寫過一篇。其中最為著名者,就是蘇洵的,蘇洵認為秦能亡六國的最大的原因是「賂秦」說,而其子蘇轍都也寫了〈六國論〉其中蘇軾提到「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秦國的矛頭都指向了魏、韓,而魏、韓單方面的阻擋。蘇軾則對用人著墨,其論點與司馬光似,尤對於客卿之論述。

     蘇轍〈六國論〉言「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此與司馬光有志一同,然而在春秋人人稱王的時代,六國不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也已經無封建宗法之約束,個諸侯無附庸關係,肉若強食各懷鬼胎,自然盟約容易破滅。

    綜述論之,就如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論》所言「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秦國以各種方式蠶食,一點一滴的將六國併吞,故難以已一種論述涵蓋。司馬光所提之「曏使六國能以信義相親,則秦雖強暴,安得而亡之哉!」可以說是一種涵括性的面向,蘇軾所提到的韓魏的單方面阻擋,及是一種六國不團結的表象,更不用說蘇轍所提的「背盟敗約、自相屠滅」。蘇洵的「賂秦」說雖被後世解讀為蘇洵對宋代歲幣制度的質疑。這也是一個不團結各自臣服秦的表象

arrow
arrow

    孑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